浅谈景观设计的骨架—道路
一个成熟的景观设计一定有成功的路径设计。 那么要怎么做到科学而美观地设计道路呢? 首先大家要了解人的步行规律以及如何处理视觉关系。例如: 「不经意地」行走 ▲ 台地和山坡的特点多为山体绵长,走势不清晰。相对的,大家更容易识别坡底、坡顶或者山脊的线条。这些特殊的线条起到了线性路标的作用。 「不经意地」行进意味着努力寻找一种行进的方法,尽可能在不经意间维持平稳的步伐,既节省体力又舒适自然。于是大家只需要花最少的精力来关注道路本身,比如道路表面,大家下一步应该踩在哪里这样的问题。只有大家不需要在注意脚下的路应该如何走的时候,大家才能把注意力转移到周围的景象。 为了避免在坡地行走时出现「失去平衡」的不舒适感(路面与人体轴线不垂直),人们会本能地在坡地中寻找水平的路段。 ▲ 如果没有更舒适平缓的路线,人们就会找出切过等高线上的最近的、可利用的落脚点往上攀登。对于陡而长的山路,人们更希翼有一个转弯的位置调整呼吸。 道路的原型 ▲ 在原本没有路的地方,人们常常走过的轨迹上路面遭到破坏,就会形成道路的雏形。利用现有的、被人踩出来的路径,也就是人们经常走的路径,是大家选择道路的重要依据之一——「人是群居动物」、「从众效应」。 任何一个好的通道设计都是建立在目标分析的基础之上的,一定要对现存的景观节点或者是必须要保留的节点进行评估,还有那些必须设置于开敞空间之中的节点;建立视觉联系和设置路标都是「积极控制」的手法。 ▲ 视觉联系有利于激发前行。在中途设置有吸引力的节点(相关的景点、有趣的空间等)更是会激发人们沿着设计道路前行,或者在不知不觉中引导人们改变运行方向。 道路引导着视线,把游者的注意力引向「景点」。道路把空间呈现给游者,指引大家「如何阅读」周围的环境质量。 无明确目的地 ▲ 尽快到达目的地并不总是主要目的,也有一些目标点之间的松散联系。道路设计更多时候在强调过程。 路线与视觉联系 ▲ 曲线道路的设置切忌只关注于道路本身的形式,道路的线性一定要根据实际地形和相关的景观要素(沿途吸引人的视觉联系)来确定。 没有景观控制的曲线型道路,结果都被抄近道的人们破坏了。 让路面下沉是一种古老而自然的路标。在水平面上道路应该设计得特意略微下沉。 创造焦点 ▲ 任何设计都是和已经存在的场地的对话。白纸上的一个点惹人注意,它就是环境的焦点。作为观看者,大家不知不觉把这个点的位置和纸的边界联系起来。 ▲ 几何和形态学上的条件划定了强势区域外的焦点,这样就需要设计一个清晰、坚固、具体布置的焦点,焦点的位置越远就越要如此,或让人们看到的点自动成为焦点,例如几何中心。 ▲ 在设计中,如果不是由现存的边界或明显的参照线推断出焦点的位置,那么焦点的位置将是混乱的;为了理解焦点的位置(在空间中的),必须更强烈地表现焦点。 (咱们华中天创设计集团主营业务:学问旅游规划设计、建筑方案设计、工装空间设计等)
路标明确标识出道路路线。路标可以是统一的表面材质,道路轮廓(微地形),道路宽度,以及沿路的标识(比如特有的地形,优雅的路旁树阵)。
无明确目的地的运动类型——徒步、跑步(高强度、远距离),散步(低强度、近距离),无论是哪一类,人们都有可能被沿途的路标和特色景观——中间节点所吸引;有意或无意识地,这种吸引会引导人们选择继续原来的方向或者偏离原来的方向。
沿途的节点设置对无直接目的的运动非常重要,它们能有效地强化运动过程的体验,并提供了各种特色,如可停顿的地方、运动场、视觉联系等等,提高了沿途景观质量。
曲线型道路结合开敞的景致,曲线随视觉联系和视线约束而定,寻求与道路周边可能和必需的融合。
景观设计对道路的功能要求是不受天气影响,比如雨后不会留下水洼;而且便于使用,断面不能过陡,或者起伏太多,路面要适于行走等等。
对现状景观的特色去合理处理道路关注并控制着运动。因此,正确地通过或者避开一些步行敏感区域,比如自然保护区域、植被生长茂盛的草坪等等,这对于保护现状景观是非常重要的。
提供一条迷人的导游小径可以帮助人们避免在敏感地区迷路。
即使只下沉5~15cm也意味着让使用者明确地感到不用离开现在的路线(道路),而且沿途的植栽通过对微地形的强化也有助于加强方向感。
这个道理同样应用于开放空间,只有和其空间环境联系起来,每个特殊的点对环境的干预效果才是可理解的。
只要一个焦点的位置仍然是清晰的,并能从环境中根据方向及位置清晰辨别出来,它就能确定(强调)它周边相关的区域,给自身分类以“服从”于环境的需要。
寻找和环境的联系后,焦点加强了独立空间的整体感。
如果焦点及线都可控制位置外,它们必须自己说明其位置及方向联系,在说明焦点(或线)时,空间的独立性被削弱了,空间同时在理想的、秩序的系统和现存空间外的联系中存在。
规划设计类热门文章
- 疫情过后旅游行业怎么发展?分水岭或将显现
- 旅游行业看过来 2020应对疫情的免税政策来了!
- 武汉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图(2019武汉建筑设计师必看!)
- 世界最大单体航站楼来了!北京新机场设计有智慧
- 2019年最新:17项有关乡村振兴的补贴政策及申报技巧
- 2019中国绿色建筑产业博览会开幕 装配式建筑带来新机遇
- 5年耗资近百亿造350座公园 扬州的城市规划能复制吗?
- 农村土地新规划 发展休闲农业可用土地有哪些?
- 景观设计里的线形构成
- 园林景观设计技法大全
旅游规划设计最新资讯动态
- 三皮说文旅:文旅上市企业如何深挖需求、细分市场,引领行业复苏 ...
- 三皮说文旅:土地如何投资?土地获取流程详解大全!
- 三皮说文旅:10万亿市场规模!大健康文旅项目开发现状及思路
- 三皮说文旅:2035远景目标发布,文旅产业要抓住哪些新机遇?
- 三皮说文旅:5年投7万亿!乡村振兴钱从哪里来?用到哪里去?
- 国庆假期去哪玩?两部委推荐的运动休闲旅游精品线路了解一下!
- 天创设计集团打开文旅创新的新思路
- 胡和平上任,雒树刚不再担任文旅部党组书记
- 三皮说文旅:5A级景区惊现魔性黄盖雕像,网友吐槽难以接受
- 三皮说文旅:小暑之后迎酷热,来一场冰雪旅游怎么样?
文旅规划设计最新行业动态
- 十部门联合发文:持续深化“互联网+旅游”,加快建设智慧旅游景 ...
- 农业学问遗产地,优先纳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!
- 非法占用农用地屡发,最高检:绝不允许在耕地上建大棚房!
- 节后旅游价格大幅“跳水”, “精明错峰游”省钱又不堵
- 2020大数据:全国最坑的旅游景区在哪里?它排第一
- 2020国庆假期旅游收入公布,15省份超百亿,这省收入居榜首 ...
- 中秋国庆十大最美赏月胜地发布! 景区最大接待量再次上调
- 旅游景观设计:庭院小细节,这样才有设计感
- 2020“十一”黄金周,哪些旅游景区会火爆?
- 13部委支撑乡村旅游土地建设,四荒地成康养、乡村旅游首选